道信空见平台首页

首页 >> 佛法大师

穿越何期自性的迷雾:体验大乘佛教的内心之旅

 2024-04-17 09:13  


在他的话语中,惠能认识到万法皆离不开自性。于是他对祖曰:自性何久,本自清净;自性何久,本无破坏;自性何久,本自具足;自性何久,本不动摇;自性何久,能生万法。祖知悟性,惠能曰:不知本心,学法无用。若知本心,见本性,则名为丈夫,名为天人师,名为佛。(六祖法宝坛经)

惠能由此悟出了 "万法不离自性 "的道理。于是,他对五祖说:"原来自性本来如此清净!原来自性本无生灭!原来,自性本来就是完美和圆满的!原来自性是不可动摇的!原来自性能生万法!" 五祖听了,知道惠能已经悟到了自己的本性,便说:"如果不能认清自己的本心,即使听了再多的佛法,也无济于事。如果能认清自己的本心,看清自己的本来自性,就可以称为调御丈夫、天人师、佛陀了。"

六祖坛经》是通过修持佛法获得安乐、成佛的无上宝典,是佛法的究竟觉悟和无上圆满。

我们有时称 "自性 "为真心、真如、佛性、如来藏、法界等。从《六祖坛经》来看,大师所说的自性实相是从 "体、相、用 "三个方面来说的。"一切诸法,不离自性。自性何时起,本来清净;自性何时起,不生不灭(体);自性何时起,本来自足(相);自性何时起,本来不动摇;自性何时起,能生万法(用)"。

宁玛大观》对此表述如下:心地清净,自性觉悟,大悲弥漫。所谓 "空、显、明",即 "法、报、化 "三身。体:本心清净,空、寂、明;相(性):自性本成光明;用:大悲弥漫,随缘显现。这是万物的真实状态。有时,我们也用自性来表达世界的开始和起源、天地之始、万物之母。

先说心体。心,有真心和妄心之分。真心之体,性本清净,无垢无染,空而明。心之体虽空寂,不似木石之顽,但空明自觉,灵知为体,故曰自然智。"心所显现的一切境界,都是自心的妙用。心性即是自然智慧"。意思是说,万物皆显于心光(明),自心能灵知(觉)。这种 "显 "和 "识 "都是心的妙用,心无体(空),故称 "明、空、妙觉 "或 "自然智"。"这就是我们的本心。本心恒常不变,不生不灭。妄心由 "根、境、识 "和合而成,刹那生灭。此真心之体,既不从因缘生,也不从因缘灭,更非任何所造,虽能显现种种现象,但真心之体也是不可动摇、不变不灭的,故能 "长精神,盖天地"。

宁玛派大乘佛法认为,心体是空寂无二的,这种理解与禅宗的观点完全一致。所谓 "万法皆空,灵知不昧。异于众生,神悟之性。此是汝空灵清净心之体"。这种灵明空寂之心,佛与众生皆同。心部追求的是证悟此空心之体,也就是证悟此清净空明的觉性,也就是所谓的见性成佛。普贤菩萨本愿经》云:"过去诸成佛者,皆以见性成佛,无别修法,亦无别得。今世后世之成佛者,亦为悟此性,无他修,无他得"。

接着,阐述了心的本性(相、报)。自然智慧的本性是自性光明的。心性之光能够照亮一切现象,它空寂、寂静、妙明。此光配合妙用,能现一切色净世界。"因性智妙用,圆成妙光,现生涅槃二界"。心体空寂无生,何来轮回涅槃?心体是空的,但什么都不空,体空而不空,空而有明,心是光明的,光明的部分不灭,所以能现。心既是明又是空,既是空又是明。光明属于本体,本体是不空的。

如果心没有光明,只有空的部分,那么只有法身才能证悟,只有法身不能成佛;只有法身、示现身、化身三身圆满,才能大彻大悟。"空属于法身,光属于报身和化身,三身一心,故光现三界,显身三界,本自具足也。"

空即法身,无形无相。报身是色身,是有相的。因此,要证悟心性,既要证悟心性空的部分,也要看到心性明的部分。众生因无明而分别空明,悟心必须悟空明,合二为一,才能明心见性,证悟空明妙觉,圆满三身功德而成佛。

禅师们在表述光明时说:"真知开悟,身心廓然,无尘无垢。身心远离一切尘垢污染。身体很轻很轻,轻得明亮,轻得活泼,轻得和虚空一样"。这是从三个方面来描述心性的本真,其中的 "光明皎皎 "三字指的是心性的光明,虽然光明是本体,但光明是具有本性的对象。方信禅师说 "满目青山无寸木,绿水绝无半点波。光明照耀,普照十方,如千太阳,放大光明"。色(物)心合一之光。

禅师求见心光,只取直观心光境界之相,不计一切,随心自在,务使明空无分别,方能见自心之实相。

最后,我想谈谈心的运用。运用自然智慧,大慈大悲无处不在,随缘显现。由体起用,随缘显现清净世界和染污世界。"一切显现,皆是自然智慧之用"。自然智慧,其性空寂,本无一物,但其用空寂,能够显现。"它不是万物,却能显现万物"。客观事物的形象能够反映到主观上,这就是心的本性--明;能够使这些事物的形象显现出来,这就是心的妙用--用。因此,心既有明的成分,也有现的成分。

真如本心,本空本寂,无形无相,不着一色,但其妙用,合其妙光,能现万物,能现众色,能现天堂,能现地狱,能现佛陀,能现众生,十界随缘而现。迷则随缘转入众生界轮回,悟则随缘转入佛界涅槃。心虽随缘而起灭,但心体不增不减,永不动摇。"妙显之源,是觉的显分(相);显在外,是显的不灭分(用)"。

由于心无相,不可得见,故求悟心者应从 "用 "入手,方能悟得光明。在 "心 "的部分,重点在于 "心 "的 "能用"。从 "现念 "出发,认识心的实相。即这一念当下即是真如本性,要用自己的智慧去观照它。禅就是在这股能量初动之时,也就是在开始用心之时下功夫。所谓关照当下,从见闻觉知回光返照,认清本心,就是要知道能见闻觉知的动作,心就是你的本心,而不是你的身体。梵摩提尊者说:"本性在行......。王者在行,则无不在;王者不用,则身亦难见"。

总之,禅宗和大圆满所说的心法,是从 "体、相、用 "三个方面来认识的。体即清净,性(相)即光明,用即遍计。真心是本智、本明、本净,心性无所不包。如此真心,众生于无量劫中,地藏菩萨本体未离,众生不识耳。真心,是自性,是佛心。大圆满之心,则求直观能缘真心而明空,并以缘遍满实相。悟道即悟此心,见性即见此性。禅宗宗密大师也说:"一切众生皆有本觉真心,本觉真心常净、常明、常知,亦名佛性,亦名如来藏。"

百丈禅师说:"心若空寂,智慧的太阳就会出现,就像云开日出一样。" 西那禅师说:"心珠独明,常照世间,无一尘间,无一刻间断。" 临济禅师说:"独明常在"。这些说法与大圆满 "心空、心明、明点不灭 "的说法完全一致。

穿越何期自性的迷雾:体验大乘佛教的内心之旅

大圆满》云:心体即空,心性即有。心性空则非有,其中性(相)非空而不空,成为非空非有。这空一有本来是矛盾的,但他们却说体空,非空无,体之空有是性有,是非空无空,即不去空无空,谓之真空。性有,非物质有,性有于体之空,是非有之有,即不去物质之有,谓之妙有。说二者合于一心,并不矛盾。因此,我们不承认另一派所说的 "空有必二运"。"空和有本来就是和谐的,所以不需要双运"。他们认为这种不空不有才是不落两边的中道正见。

知识总纲》解释道:"心的自然智慧遍布色法和净法,但对于其存在的部分,它并不执着为实际存在。它不会执着于空的部分,将其视为空和不存在。它也不会陷入二者皆非的境地。其体性空寂,除常边外,妙用不灭;除断边外,此是远离功用、超越苦乐的正观。"

此体空有说,玄而又玄,深奥难懂。大圆满心宗把他们所说的空性称为甚深空性,心宗也被称为深宗。

标签:

最近关注
热点内容
推荐内容